文/WillStudy   圖/陳書平提供



校友簡介

陳書平 Shu-Ping CHEN| 國際精品與品牌管理學系
碩士

書平大學於東吳大學主修英國語文學系、輔系企業管理學,在大學期間獲選「未來生涯體驗計劃」實習生,待在臺灣微軟 (Microsoft) 將近一年的學習跟磨練。自法國 完成學業返台後,回鍋法商萊雅集團 (L'Oréal) 擔任旗下保養品牌,蘭蔻 (Lancôme) 資深產品經理,在 臺灣 L'Oréal 經歷豐富的他,也從蘭蔻品牌助理、品牌專員一路到 植村秀 (Shu Umera) 產品經理等,中間也曾擔任(日商)資生堂 (SHISEIDO) 品牌經理。 書平於工作期間體悟到專業經驗及國際視野在工作上的不足,毅然決然中斷職涯前 往法國進修提升自己,最終選擇前往雷恩商學院攻讀國際精品與管理碩士,留法期間赴斯洛伐克姊妹校布拉提斯拉瓦經濟大學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in Bratislava) 短期研習。

▸▸▸

留學以前的學經歷

大學就讀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並雙主修企業管理學系,並在畢業前成功應徵上了微軟(Microsoft)提供的一年期「未來生涯體驗計劃」,這個計畫整體而言是個制度完善的實習,但也讓我徹底看清兩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我對科技業完全沒有興趣。第二件事,則是我並不適合業務性質的工作內容。然而雖然花了一年,能夠獲得對自己職涯的明確認識,其實還是非常值得的。
剛畢業時,對於職涯方向的第一個想法是想做行銷相關領域的工作,同時也正好透過在微軟任職時的人脈得知一份萊雅集團(L'Oréal Group)旗下品牌 - 蘭蔻(Lancôme)的正職機會,從此開始了我在化妝品、奢侈品產業的旅程。
在蘭蔻(Lancôme)任職期間,我負責過許多不同型態的工作,從初階(Entry Level)的業務助理、公共關係(PR)等部門輪調,期間或多或少就有接觸到行銷相關的工作內容。當時我在心裡再一次詢問自己,是否要就這樣完全投入到行銷職務?當那個26歲的我發現自己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時,我決定先停下腳步,並重新釐清自己的職涯目標。
 



出發留學的動機

當時我認為在30歲以前,做出重大決定或轉換人生跑道的機會成本都還是比較小的,於是就開始盤點生涯目標清單裡尚未完成的項目。於是我發現,出國留學這件事一直礙於時間安排、家庭經濟考量等因素而遲遲無法執行。
而我也突然意識到,對於在長期在外商工作的我來說,每天接觸到的人事物不是有一大部分都來自國外嗎?這些不同層次的眼界跟無法理解的決策邏輯也推動著我是不是該到海外去看看呢?於是我開始一邊工作、一邊開始留學的各種準備作業。

 

選擇留學標的的考量 ?
留學國家、學校、主修專業如何選擇

起初我鎖定的目標都是美國學校所開設的行銷碩士學程。不過準備申請的過程中,在一位母校教授跟我進行深入的探討過後,啟發了我對於個人優勢以及行銷科系的分支更多的瞭解,於是我也開始同步申請位於歐洲學校,我認為就我目前的工作經驗(L’Oréal 是法商、Lancôme是法國品牌)更能突顯在申請者中的優勢。後續在做準備的途中,我也發現相較於美國行銷碩士的基本行銷課程,歐洲學校那種更著重在品牌管理的課程設計更吸引我,所以最後我錄取的學校包含有法國的雷恩商學院(Rennes School of Business)、里昂商學院(Emlyon Business School)及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最後,由於當時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積蓄完成自己的夢想,於是提供較多獎學金的雷恩商學院就成為我的第一首選。

 



雷恩商學院對於職涯的幫助

課程設計、教學環境、學校資源

在雷恩商學院的課程設計裡面有兩個特點。第一,教授都是業界知名的高階經理人。可以看見校方對於師資的要求其實更傾向於和業界知名人士合作開課,並不是走完全的「學院派」。第二,期中跟期末報告絕對遠遠不只是死板的論文寫作而已,這邊可以舉三個印象很深刻的課來分享。
第一門課是進階品牌管理。班上同學要五個人一組,實際的設計出一個新品牌並撰寫營運企劃書,包含如何配置預算、展店選址、裝潢風格、主要銷售產品、人力配置及品牌訴求等都需要詳細說明。對於當時只在海外分公司工作過的我來說,要從零開始,憑空想出如此詳實的一份報告根本是天方夜譚。不過當我重返職場時才發現,當初在課堂中經由數據或理論做出的每一個決策,其實就是真正的品牌行銷,也就是品牌端的決策者每天的工作內容。可以說,雷恩商學院的課程設計就是將未來工作上會運用到的事務,當作是課堂上實作的教材。
第二門特別想分享的課程則是新產品行銷(Marketing of New Product)。課程的主軸是每個組別需要從無到有開發出一項實際的產品,開發完成後還需要進行市場調查,制定市場區隔及主要受眾等。但最可貴的其實是期末每一組需要上台報告的時候,每一組所呈現的內容都相當別出心裁。可以看見,每一個國家的學生,每一個國家學生的報告方式、想法都有不同之處,當時的經驗給予我許多想法上的刺激,尤其對我這種需要不斷創新或創意的工作者來說,這段求學期間的歷練為我在未來職涯累積許多能量。
最後一門課,也是整個碩士學程的精華 - 精品產業與商業模式動態。系上會請精品界的大佬來擔任講師,課堂上也會講述法國精品的發展歷程,像大家熟知的愛馬仕(Hermès)、Louis Vuitton背後的品牌歷史及文化。聽完業師的介紹後,每一個組會分配到一個品牌,之後就要實際前往門市,並利用講師所提及的要點去研究商品陳列、員工穿著、行銷話術,甚至需要事先蒐集大量的背景資料,包含推出產品的類別、設計理念等。每個品牌背後的工藝、工匠、背景文化,就是這些細膩的部分,才是法國人對精品引以為傲的精華。
來法國留學前,我對於精品的印象大概只會聯想到虛榮、昂貴、比較等抽象的概念,並不瞭解精品文化或品牌代表的意義。但一直到完成碩士學位後,大部分的同學都會打從心底覺得來法國留學絕對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在這裡學習到的這些歷史、產業、當地的思想、文化等,都是其他地方無法複製的。當時在留學期間所學習到的精品、品牌思維,也都成為我日後返回蘭蔻職涯發展時加分的關鍵。

 



求職經驗分享

畢業當時的職涯規劃、求職過程的心得
碩士畢業前夕,其實我的心情是有點恐慌的狀態。當時我給自己的目標就是進入法國當地指標性的精品品牌,如果無法達成就回到亞洲另謀出路。結果卻是投遞的履歷幾乎幾乎石沉大海,接受到的面試也都不順利,這些挫折都讓我的得失心日漸的加深。但在已有數年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我也不願意屈就於入門職位或實習。
當時甚至透過許多在巴黎香奈兒 (Chanel)總部、巴黎路易威登集團 (LOUIS VUITTON)總部曾經實習過的同學,爭取內部推薦的機會,但在經歷十幾次往返雷恩與巴黎的車程,最終也只取得業務性質或是實習等級的職缺。最後在幾次人資專員的建議下,我決定回到亞洲尋找高級的管理職位,於是便回到臺灣再次開始求職。
回到台灣之後,我開始陸續收到不錯的職缺邀請,我也主要鎖定以行銷為主的職缺,同時希望是可以接觸品牌管理的工作項目。最後留在考慮清單上的產業則集中在快速消費品產業,包括民生消費品寶婕(P&G)、嬌生 (J&J))、精品愛馬仕 (Hermès)、路易威登 (LVMH)以及美妝資生堂 (SHISEIDO)、萊雅 (L'Oréal)。雖然最後還是選擇了美妝業,但其實對於當時的我說,只要能夠接觸到產品行銷以及品牌管理的工作我都是願意嘗試的。
現在再回頭來看,當時在法國求職如此不順遂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 :第一個是語言。畢竟對於精品業者來說,如果想要擔任行銷相關職位,你的法文必須要達到近母語等級。第二個是文化。如果想要做行銷職務,那就勢必要相當瞭解當地的市場。因此精品業本來就更傾向於分派國際學生回到亞洲市場。

 

目前任職職位的分享
企業文化以及職務內容介紹

身處全球最大的美妝集團法商萊雅 (L'Oréal),對我來說是充滿機會的,因為各部門之間時常有合作、輪調的機會,只要員工有意願付出努力去爭取,主管層都非常願意給予培訓。例如我回到臺灣後,一開始其實是加入植村秀(Shu Uemura)負責的彩妝部門,但當我跟公司提出想要轉換到保養品市場時,公司馬上就提供內部轉調的機會讓我回到蘭蔻。可以看見,這個集團擁有非常樂意接受新想法的企業文化,並不會想要侷限員工的發展,同時它也保留了法國的典型職場文化,不論是與主管還是同事進行討論時,都會很鼓勵每個人去辯論,與亞洲職場言明的階級制度相當不同。他們認為這種來回的討論模式更能激盪出好的想法,並稱這個過程叫做”思辨(confrontation)”。
萊雅 (L'Oréal)這間跨國法商是由眾多化妝品及保養品品牌建構而成的,主要分成高端品牌、開架式、醫美及髮品四個部門。我目前所在的品牌蘭蔻就屬於高端品牌,主要的通路都在各大百貨公司的一樓,主打相對高價的精品美妝。至於工作內容上,身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就是觀察並分析使用者行為、社媒聆聽、客群定位及行銷策略等,將公司的產品用最合理且有效的方式銷售給顧客,但最重要的,還是必須要對所負責的產品有足夠理解與熱情,才能夠在這個職位找到自己的熱忱並長久發展下去。